哪些职业受欢迎,更容易拿EP、PR?新加坡2024年《劳动市场报告》:增加4.45万人就业!

近日,新加坡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劳动市场报告》:

增加4.45万就业人口,居民长期失业率保持在0.8%;同时还分析了哪些职业受欢迎,更容易拿EP,PR,以及哪些职业的竞争压力更大。

1、2024年四季度《劳动市场报告》详解

3月19日,新加坡人力部MOM,公布2024年第四季《劳动市场报告》时指出,相较于2023年7万8800人的增幅,2024年总就业人数增加4万4500人。其中,本地居民占8800人。

尽管增长幅度放缓,新加坡本地居民的就业情况好转。

*2023年,新加坡就业居民人数,比2022年减少4600人。

图/来源于MOM,联合早报

2、哪些职业更受欢迎?更容易拿EP,PR?

增长的就业居民人口,主要集中在:高技能领域,如金融与保险、资讯与通信、医疗与社会服务等。这些职业更受欢迎,申请EP,以及后续去申请PR,也更容易。

不过,从事较低技能领域的居民人数则呈下滑趋势。以餐饮服务为例,人数减少2100人。本地居民劳动队伍中,公民占85%,其余是永久居民PR。

人力部指出,随着公司适应互补专才评估框架(COMPASS)和更高的薪资门槛,持S Pass和就业准证EP的人数大致持稳。

2025年,EP申请调高至6200新元(金融业)和5600新元(其他职业),接下来暂不调整。在COMPASS框架下,拿到40分,才有自身申请EP。

2025年把S Pass申请人的收入门槛从3650新元调高至3800新元(金融业),或从3150新元调高至3300新元(其他职业)。

所有S Pass持有者,无论熟练与否,今年9月1日起的外籍劳工税也统一为650新元。

图/来源于MOM,联合早报

3、哪些职业竞争压力更大?裁员3680人!

2024年第四季度,有3680名员工被裁退,比前一个季度的3050人多。

这个被裁人员的增幅,主要来自金融与保险服务业,裁员人数增至620人。更多企业因面对高营运成本而裁员,但企业重组仍是主要导因。

2024年全年的裁员人数达1万3020人,低于2023年的1万4590人。

根据报告,2024年被裁退的员工当中,约72%是本地居民,达9380人,反映本地劳动力的结构。2024年每1000名居民雇员中有6.7人被裁,这比2023年的7.3人来得低。

图/来源于MOM,联合早报

4、2024年整体失业率1.9%,居民长期失业率0.8%

人力部研究及统计处长洪文兴指出,近年有更多人因参与培训,或选择等待更理想的工作,花较长时间重返职场。根据近年数据,12个月以内重返职场的比率,维持在约70%的水平。

新加坡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新加坡失业率和居民长期失业率保持在低水平,2024年的裁员人数也比前年少。

“新加坡会继续支持雇主推动业务和劳动力转型,同时帮助新加坡人提升职业竞争力,使他们保持竞争优势,并朝着自己的职业目标努力。”

新加坡2024年12月的整体失业率维持在1.9%,居民长期失业率也保持在0.8%。

图/来源于MOM,联合早报

5、新加坡对优秀人才的需求量加大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蔡汉廷说,居民就业人数增长主要集中在高技能领域。而且,新加坡对劳动力的需求料在近期保持强劲。

但从长远来看,就业市场可能受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依赖贸易和外向型行业的经济体。

根据新加坡ICA公布的《2024年人口简报》,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65岁以上者如今占公民人口约20%;此外,居民总生育率只有0.97,是历史新低点。

在老龄化加速,出生率降低的情况下,新加坡更需要吸纳海外优秀人才。

此外,新加坡国资政李显龙,以及新加坡当局,也在鼓励新移民融入当地社会,这为新移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现在正是申请新加坡身份的好时机。

李显龙说:“移民是我国生存的根本,带动大家更勤奋向上,共同面对竞争。新移民补充劳动力,也为经济注入活力,让我国和世界接轨。”

图/来源于人口简报,联合早报

6、新加坡更欢迎哪些年龄的申请者?

经过10多年对新加坡的“人口简报”的研究,我们拿到一些关键信息:

新加坡是非常有规划性的,用其官方数据来说,基本每年60%的PR 名额都是发给了20~40岁的人。55%~60%发给了东南亚人。留给中国籍的华人,每年约7~8千人。

在大流感期间,有十几万外国人离开新加坡,如果当时坚守下来,那么,你恰好避开了竞争,从而拿到PR。

不过这也导致了另一个认知误区,因为“恰好避开了这个两年的竞争”,而误以为“新加坡PR,是2~3年就能拿到是常态”。这是完全没有数据支撑的。

图/来源于人口简报

如果你想拿到新加坡PR,那么,请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因为:

新加坡内政部长尚穆根说,ICA对PR申请者的考核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申请人在新加坡的居住时间、申请人与新加坡公民的家庭关系、经济贡献、教育资格、年龄及家庭状况、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在新加坡扎根的意愿。

关于新加坡EP,ONE Pass,PR,你还想了解什么?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新加坡ICA,MOM,《2024年人口简报》,2024年第四季《劳动市场报告》,联合早报,综合整理,侵删联系。

想通过Tech@SG计划,“团购”10个新加坡EP?公司在EDB投资名单内吗?

新加坡当铺比银行多?数据揭秘其兴盛原因,当铺开店攻略请收好

新加坡国资政李显龙:鼓励新移民融入社会!抓住EP、PR申请好时机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