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60亿纳斯达克上市!茶饮出海,蜜雪冰城没吃到的饼,他上桌了

最近,中国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CHAGEE)以“CHA”为股票代码登陆纳斯达克,首日市值突破60亿美元,成为美股“中国茶饮第一股”。

这一事件不仅刷新了资本市场对现制茶饮的估值逻辑,更标志着中国茶饮品牌从“内卷”走向“外卷”,开启全球化竞争的新纪元。

一、霸王茶姬凭什么在美股上桌吃饭?

1、蜜雪冰城在香港上市

今年33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蜜雪冰城”)在中国香港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为“蜜雪集团”(02097.HK)。蜜雪集团每股发行价为202.50港元,募资净额为32.91亿港元。

上市当日,其开盘价为262.0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29.38%,对应总市值为987.90亿港元。截至当天上午12时,其股价一度达到283.6港元/股,总市值达1069亿港元。

图/来源于蜜雪冰城

2、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上市

417日,霸王茶姬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完成敲钟梦想,盘中股价一度冲上41.8美元,较发行价28美元暴涨近50%,但到收盘涨幅收窄至15.86%,首日收盘于32.44美元,最新市值60亿美元。

图/来源于霸王茶姬

3、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的区别

中国茶饮品牌的全球化野心早已显现。蜜雪冰城凭借“农村包围城市”的下沉策略,全球门店数超4.6万家,但其海外布局以东南亚为主,且依赖低价策略和加盟模式,单店盈利能力逐渐被摊薄。

2024年,蜜雪冰城海外门店日均杯量下滑至97杯,而同期的霸王茶姬海外门店日均杯量高达1500杯,北美门店最高日营业额突破5万元。

两者的差距源于战略定位的差异:

①蜜雪冰城:以供应链为核心,主打“极致性价比”,但品牌溢价不足,难以突破高端市场。

②霸王茶姬:以“东方茶文化”为内核,通过“原叶鲜奶茶”的差异化定位,将产品单价稳定在18~30元区间,并借助自动化制茶设备实现口味误差率仅2‰,形成“高端化+标准化”的双重壁垒

更关键的是,霸王茶姬的全球化叙事直击资本市场的痛点:

2024年其营收124亿元,净利润25.15亿元,净利率20.3%,远超蜜雪冰城的18%

于是乎,蜜雪冰城没有在美股吃到的“饼”,霸王茶姬却在纳斯达克成功敲钟,上桌“吃饭”了。

二、四不像的“霸迪星颜”?不影响它60亿上市!

霸王茶姬刚在市场推出来的那会儿,有人说,它的形象,好似“高仿”的星巴克头像,迪奥的VI风格,茶颜悦色的产品命名和叙事风格,这种新中式东方美学,到底像谁……

资本市场对霸王茶姬的质疑从未停歇:“既不像喜茶强调第三空间,也不像蜜雪冰城专攻供应链,更不像奈雪绑定烘焙,它到底算哪门子新物种?”但正是这种“四不像”特质,反而成为其破局关键。

图/来源于霸王茶姬,星巴克,迪奥,茶颜悦色

1、产品逻辑:用咖啡工业化思维做茶饮

霸王茶姬从咖啡行业借鉴了标准化生产模式:

8秒出餐:通过自动化设备将制茶流程压缩至8秒,效率堪比瑞幸;

爆款策略:聚焦“伯牙绝弦”“万里木兰”等大单品,2024年爆款产品复购率超40%

健康叙事:主打“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切中Z世代健康焦虑。

2、文化叙事:东方美学的全球表达

品牌将“茶文化”解构为可感知的符号:

命名体系:产品以“伯牙绝弦”“春日桃桃”等诗化名称传递东方意境;

门店设计:融合水墨、竹编等元素,海外旗舰店甚至引入茶艺表演;

会员体系:1.77亿“茶友”不仅是消费者,更成为文化传播节点。

这种“工业化效率+文化溢价”的模式,让霸王茶姬在2024年实现GMV 295亿元,同比增长173%,单店月均GMV51.2万元,是蜜雪冰城的3倍。

图/来源于霸王茶姬

三、超级食物,24h营业,茶企卷出新高度

124小时营业?茶饮企业卷出新高度

2025年的新茶饮战场已进入“全维度内卷”:

时间战:霸王茶姬试点24小时智能门店,蜜雪冰城推出“凌晨配送”;

空间战:奈雪收缩大店转向“茶饮+轻食”小店,书亦烧仙草在东南亚开设“夜市主题店”;

科技战:自动制茶机、AI点单系统成标配,霸王茶姬甚至为加盟商开发“虚拟店长”管理系统。

图/数据来源于大众点评,壹览商业

2、茶企推出超级食物,刷新消费地平线

当国内市场陷入“9.9元价格战”泥潭时,头部品牌正通过“超级单品”重构价值认知:

功能性添加:奈雪推出“胶原蛋白奶茶”,书亦烧仙草上新“益生菌烧仙草”;

在地化食材: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引入猫山王榴莲,北美门店使用燕麦奶基底;

可持续概念:喜茶推广“可降解PLA杯”,蜜雪冰城试点“茶渣回收计划”。

3、没喝过羽衣甘蓝,不好意思说出来混过

2004年,美国医生斯蒂芬·普拉特在《超级食品处方——改变生活的14种食物》一书中,将超级食品定义为“富含健康营养成分,且通常热量较低的食品;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食品;有利于预防衰老和生活习惯病以及癌症的食品”。

虽然,但是,“超级食物”是对“某种营养元素很丰富的健康食物”的模糊统称,在科学上并没有严谨的定义。

20247月,喜茶推出夺冠纤体瓶。这款以羽衣甘蓝为核心原料、与奥运健康概念强相关的饮品,上市后迅速成为年度大单品,上线首月售出超350万杯。

随后,奈雪的茶、茶百道、乐乐茶等品牌跟进,推出相关产品,包装中“羽衣甘蓝”字样均占据C位。

到了2025年初,甜菜根(起源于地中海的草本植物,含有甜菜根素,呈现紫红色)和姜黄(一种草本植物,含有姜黄素,过往多被应用在药材中)接棒羽衣甘蓝。

这些创新不仅拉高客单价,更让茶饮从“休闲饮品”升级为“生活方式符号”。霸王茶姬招股书显示,其24小时营业门店、宠物友好门店的客单价较普通店高出30%

图/资料来源于DT商业观察

四、茶饮出海,学蜜雪还是霸王?

中国茶饮品牌的全球化路径呈现三大流派:

1、蜜雪冰城模式:供应链驱动,但困于低价陷阱

蜜雪冰城在东南亚复制国内打法,通过“极致性价比”快速铺店,但过度依赖加盟导致单店收益下滑,越南门店密度甚至达到200米一店,引发加盟商抗议

2、喜茶模式:高举高打,却难破文化隔阂

喜茶在伦敦、纽约的旗舰店瞄准华人群体,但欧美消费者对“芝士奶盖茶”接受度有限,最终沦为“唐人街特产”。其北美门店客单价降至15美元,仍难敌星巴克的文化渗透

图/资料来源于喜茶

3、霸王茶姬模式:文化+科技双轮驱动

本土化创新:在印尼推出“热带水果茶”系列,契合当地口味;

供应链前置:于东南亚设立4大分公司,实现原料本地化采购;

数字化营销:在香港首店开业时,通过“头腰部KOL组合拳”实现社交媒体曝光超1亿次

值得关注的是,霸王茶姬的“肯德基式本土化”策略——既保留东方茶文化内核,又针对海外市场调整产品(如北美门店增加咖啡类饮品),或将成为茶饮出海的标杆。

但疯狂扩张的背后暗藏危机:2024年茶饮行业闭店率攀升至15%,蜜雪冰城单季度关闭1609家加盟店,霸王茶姬中国区同店GMV同比下降18.4%

当资本热潮退去,唯有真正具备文化穿透力和供应链韧性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

图/资料来源于蜜雪冰城

结语:

霸王茶姬的上市,是中国茶饮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分水岭。

它证明了一件事:在咖啡文化主导的全球市场,中国茶饮不仅能靠供应链和性价比立足,更可以凭借文化叙事与科技创新,让世界为东方茶买单。下一步,或许该轮到星巴克紧张了。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Vista看天下,DT商业观察,虎嗅商业消费组,差评X.PIN,大众点评,蜜雪冰城,霸王茶姬,迪奥,茶颜悦色,喜茶,综合整理,转载须注明出处,侵删联系。

….

陪创业,助增长

👇加V进入新加坡最大出海社群👇

往期推荐

新加坡EP续签、PR申请,提升学历+选对行业+融入社会,这10条黄金法则让你少走5年弯路

失业断供危机下,新加坡推出屋主就业援助计划,帮你找工作、还房贷、领援助金

操作指南:对外投资备案ODI半年报,4月报送2024下半年,8月报送2025上半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