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掷千亿!从6个方面详细解读新加坡2025财年预算案,你能拿到多少?

近日,新加坡公布2025年财政预算案。从社会、企业、家庭、教育、科技、交通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措施,帮助新加坡人缓解生活费上涨,以及应对各种长期挑战。

新加坡公布2025年财政预算案:

2月18日下午,新加坡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发表2025年财政预算案声明。

黄循财预计将公布一系列措施,帮助新加坡人缓解生活费上涨,以及应对各种长期挑战。

新加坡将在6个方面与人们携手向前迈进:应对生活费压力、推进增长前沿、为劳动力提供终身提升机会、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培育关爱包容社会,以及全民团结一心。

图片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新财年预计68亿新元盈余,占GDP 0.9%:

由于公司税增加,新加坡2024财政年税收比预期更好,为新加坡人提供的资助和支持也相应增加。

新加坡2024财政年预计有64亿新元盈余,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0.9%。2025财政年同样有盈余,估计为68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

下面,将详细解读新加坡2025年财政预算案。

图片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图片

一、生活、住房、医疗

1、公民家庭可再获800新元邻里购物券和额外的水电费回扣

所有新加坡公民家庭接下来一年可获得总值800新元的社区发展理事会邻里购物券,符合条件的组屋住户还能获得多达760新元的水电费回扣,缓解生活费压力。

这些邻里购物券分两次派发,预计约130万户家庭受益。今年5月发放的500元购物券,有效期至今年12月31日;2026年1月发放的300新元,则会在明年12月31日后过期。

2、提高社区关怀计划援助金额支持低收入家庭

新加坡将提高社区关怀计划援助的金额,以更好地支持低收入家庭应对基本生活开支。

与此同时,新加坡将提高新加坡津贴计划的金额,这是一些领取养老金者获得的额外补助。

每月津贴将增加到390新元,以支持领取较少养老金的人。每月养老金上限也将提高到1320新元。

3、三年内推5万个新组屋单位,转售组屋市场也将稳定

新加坡将继续维持强劲的组屋供应,未来3年会在兀兰、碧湾和快乐山等全岛多个地区推出超过5万个新单位。当局也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再推出一轮剩余组屋销售活动。

4、私人住宅区也可申请津贴,安装方便年长者使用的设施

新加坡将扩大乐龄易计划(EASE),让私人住宅区也可与组屋一样,向官方申请改进家居环境的津贴,增添方便乐龄使用的设施,使旧居更适合年长者安全养老。

扩大计划将从2026年实施3年,目的是让更多年长者受惠。

5、新保健户头填补计划,协助年长者应付医疗需求

从2026年1月起,推出新的保健储蓄户头配对填补计划,让基本保健存款不到现行规定一半的年长者,在自愿填补保健储蓄户头后,可获1元对1元的等额填补,填补顶限为每年1000新元。

新计划为期5年,符合条件的公积金会员预料约有184000人。他们必须是55~70岁的新加坡人。

6、推出SG60配套,成年新加坡人可获600~800新元SG60邻里购物券

新加坡推出建国60周年(SG60)配套,所有今年满21岁的新加坡人可获得600新元的SG60邻里购物券,年满60岁则可获得800新元的邻里购物券。这些购物券将在今年7月陆续发放。

SG60配套的其他内容包括个人所得税可得60%的回扣,以200新元为顶限,以及今年出生的公民宝宝可获得SG60婴儿礼包。

图片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7、增加长期护理津贴,范围涵盖各护理机构和居家护理

为进一步支持有高护理需要的年长者,新加坡将增加对住院长期护理服务机构的津贴,增幅最高可达 15个百分点。同时,当局也会提高符合条件的人均家庭收入上限。

在居家与社区护理方面,也会将现有津贴提高10个百分点,并将符合条件的人均家庭收入上限提高至4800新元。

8、提供配对基金,为残障人士提供经济支持

新加坡将加大对残障人士的财政支持,通过以1元对1元配对方式,给中低收入看护者的信托账户提供高达1万新元的资助,为特需者提供财务保障。

看护者可以制定看护理财计划,当看护者离世或丧失心智能力时,信托机构会管理信托基金,拨款支付特需亲人的生活费和护理需求。

图片

二、教育、学习、育儿、慈善

1、12岁以下公民孩童可获育儿SG生活助手补助券

12岁及以下的新加坡孩童将获得全新的育儿SG生活助手补助券,父母可使用价值500新元的补助券抵消家庭开销,包括购买生活用品、支付水电费和到药房消费。

13~20岁的新加坡青少年也将在今年7月,获得500新元的教育储蓄与延续教育户头填补,可用来支付教育相关费用。

2、新社科大将设新校园,助力终身学习

新加坡将为新加坡社科大学提供支持,辟设一个新的市区校园,方便为各个年龄段的人提供终身学习的课程。

3、新推出多子女家庭计划,第三胎或以上孩子各可获达1万6000新元额外补助

即日起,生下第三胎或更多孩子的家长可在每个孩子一岁至六岁,可陆续获1万6000新元的额外补助金,减轻家庭负担。

4、学前中心每月收费上限降低

从今年起,获官方资助的主要业者和伙伴业者所经营的学前中心,每月收费顶限各减40新元,全日制托儿的收费顶限分别降至640新元和680新元。

2026年起,主要业者和伙伴业者的每月收费顶限再减30新元,全日制托儿收费顶限将分别降至610新元和650新元。

5、将投入超过6亿新元配对基金,鼓励人们支持慈善项目

为了鼓励人民回馈社会,官方和新加坡赛马博彩管理局将共投入超过6亿元的配对基金,支持慈善和文化机构的筹款项目。

黄循财总理说,新加坡将为文化捐献配对基金拨出1亿新元,并延长5年,直到2029财政年。

图片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图片

三、企业、创业、职场

1、推出50%的公司税回扣

为支持企业的现金流需求,帮助它们应对结构性成本上升挑战,新加坡将在2025估税年推出50%的公司税回扣。

新加坡将为去年雇佣至少1名新加坡员工(即公民或永久居民)的活跃公司,提供至少2000新元的现金补助。

每家公司可获得的公司税回扣以及现金补助,总额上限为4万新元。符合条件的公司将在今年第二季起自动获得这些福利。

另外,为帮助雇主减轻人力成本压力,新加坡将加强渐进式加薪补贴计划(PWCS),提升对加薪额的补助幅度。

2、年长员工就业补贴,延长至2026年

为鼓励雇主聘请更多年长者,新加坡再度延长年长员工就业补贴一年,至2026年底。雇主若聘用60岁及以上、月薪不超过4000新元的本地雇员,将能获得最高7%的薪金补贴。

3、推10亿元私募信贷发展基金,支持新加坡企业融资

新加坡将推出10亿元私募信贷发展基金(PCGF),为高增长的新加坡企业提供更多融资选择。

4、经发局将推出全球创业者计划,鼓励全球创业者在新创业

为鼓励全球创业者在新加坡建立和发展更多新企业,为新加坡创造经济和就业机会,经济发展局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全球创业者计划(GFP)。

5、技能创前程进阶计划扩大受惠对象,兼职进修者每月可获300新元培训津贴

年满40岁的上班族,若选择在职进修,明年初可在技能创前程进阶计划下,申领每月300元的兼职培训津贴,长达两年,减轻进修费用方面的负担。

6、明年下半年起,企业获1万元新版技能创前程企业补助支付员工培训

从2026年下半年起,企业将在更新版技能创前程企业补助下获得1万新元资助,可直接用来支付员工培训等费用,支持企业转型。

7、将拨约2亿元,支持职总企业培训委员会补助基金

新加坡将另外拨出约2亿新元资助全国职工总会的企业培训委员会,支持更多企业转型。

8、年长员工公积金缴交率明年再调高官方与雇主分担一年增幅

新加坡将在2026年再度调高年长员工的公积金缴交率,官方也会继续为雇主提供为期一年补助,承担一半的增幅。

从2026年1月开始,55岁以上至65岁的雇员,他们的雇主得多支付0.5个百分点的公积金缴交率,不过按照过渡性公积金抵消计划,官方承担一半的费用后,雇主只须多支付0.25个百分点的缴交率。

图片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图片

四、科技、创新、智能

1、向全国生产力基金,再投30亿新元以支持科技创新

新加坡2025年向全国生产力基金再投入30亿新元,以支持新加坡科技创新领域的研发投资,留足资源以最大限度发挥新加坡的竞争优势。

新加坡计划今年投入约10亿新元用于优化研发基础设施,以保持在前沿水平,聚焦生物科技和半导体两个领域。

2、新加坡拨1.5亿新元,支持企业获AI工具和算力

为支持企业获得量身定制的人工智能(AI)解决方案,新加坡将拨出高达1亿5000万元的资金,推出一项新的企业计算能力提升计划(ECI)。

图片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图片

五、社会与未来发展

1、将为未来能源基金,再注资50亿新元 

新加坡将为未来能源基金,额外注资50亿新元,以加强新加坡在清洁能源方面的保障。

去年,新加坡设立未来能源基金,首期注资50亿新元以推动能源转型。

2、新加坡额外注入50亿新元保护海岸线

海平面持续上升,加上气候变化带来的多风多雨,到了2100年,新加坡约三分之一面积属洪水易发地段。

新加坡将为海岸及洪水防护基金注入多50亿新元,使基金总额增至100亿新元,确保建设海岸防护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可持续。

3、气候优惠券增至400新元,私人住宅家庭也能领取

新加坡再为气候优惠券加码,每户家庭可获取的金额增至400新元,同时首次扩大至私人住宅家庭。

图片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图片

六、交通与出行

1、为樟宜机场发展基金,再注资50亿新元

新加坡将为“樟宜机场发展基金”注资另外50亿新元,确保有足够的资源发展新加坡的航空枢纽。

2、购买电动重型车辆可获额外津贴,但也须付额外路税

购买电动重型车辆和安装相关充电桩,日后可获得更多津贴,以鼓励更多人改用电动车辆。

不过,2026年1月起,新注册的电动重型货车和巴士须缴付额外路税,以与其他重型车辆的使用收费一致。

3、将继续研究如何扩大地铁网络

黄循财总理说,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是降低排放量、加强衔接及实现“减少用车”愿景的关键。

新加坡将在2020~2030年间,拨款超过600亿新元扩大和更新地铁网络。

新加坡的目标是让每10户家庭中,有8户可在10分钟内步行到地铁站。

图片

图/新加坡公交车

2025财年预算案的主题是“齐心前进,迈向未来”齐心前进,迈向未来。

黄循财总理说:

“我们会继续密切留意政府的财政状况,特别是如果更清楚未来的收入来源,政府将调整我们的中期预测。

同时,我们会谨慎支出,并确保资源得到有效分配。如果近期内收入有增加,我们也会善加利用这些资源,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新加坡财政部、联合早报、新加坡鱼尾文,综合整理,转载须注明出处,侵删联系。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