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CA数据,新加坡平均每年有超过3万人拿到永居身份PR。
那么,新加坡EP拿了多久才有资格申请PR?申请PR,有哪些影响因素?EP转PR,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今天,我们给大家梳理了一份详细的资料助你提高成功率。干货满满,请收好~
注意:V5拿EP转PR申请资料。
一、拿EP多久才有资格申请PR?
1、新加坡平均每年超3万人拿PR
根据移新加坡国家人口与人才署《2024年人口简报》上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6月,新加坡总人口首次突破600万,达604万,比去年同期增加2%。
这不是因为生育率提高,而主要是“大感冒”后的经济复苏,劳动力需求增加,带动更多非居民人口的流入,他们主要是工作准证持有者和外籍帮佣。
非居民人口从2023年6月的177万人,增至2024年6月的186万人。新加坡公民则只增加约3万人达364万人;永久居民增加约6000多人,达544900人。
此外,从2019年至2023年,每年平均约有32600人获得永久居留权,获得批准的人数长期维持稳定。
图/来源于ICA,联合早报
2、拿EP多久申请PR?
按道理说,新加坡EP拿到手半年后,就有资格申请PR,但获批准率低,因为优秀的人,真的太多了。
这就跟学校的“择优录取”一个道理,你虽然达到了起码分数线,但是不代表一定被录取。
首先,这个名额是有限的。按照ICA公布的数据,每年只有约3万多人拿到PR身份。
其次,虽然你已经很优秀了,但是“新加坡不养闲人”,能被录取的,自然是更优秀的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对PR的考量,是有一定审核标准的,有8个关键点要注意。
接下来,咱们继续上干货~
图/来源于《2024人口简报》,联合早报
二、影响新加坡PR申请的8个因素
1、新加坡PR申请考核因素有哪些?
新加坡内政部长尚穆根说,ICA对PR申请者的考核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申请人在新加坡的居住时间、申请人与新加坡公民的家庭关系、经济贡献、教育资格、年龄及家庭状况、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在新加坡扎根的意愿。
上面咱们说了,拿到EP准证6个月就有资格申请PR,但是获批的概率很低,但也不是绝对的。
我们有个客户,家人/配偶是马来西亚人,他从EP转换PR身份,就容易很多。
普通人从EP转PR,最好是拿到EP两年后再去申请PR身份,以累积对社会经济贡献和社区融入度。
如果你想提高PR获批概率,下面分8个点,请务必牢记于心。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2、影响PR申请的8个因素
新加坡移民申请黄金公式
①黄金年龄:25-45岁最吃香
新加坡偏爱”当打之年”的劳动力,45岁后难度加大,但特殊人才仍有戏。
②学历不够?硕士来凑!
2023新规:本科以下不加分。拿本科的话,建议读新加坡硕士,以提升申请成功率。
③六大黄金行业优先录取
农业科技,金融,绿色经济,医疗,IT ,海事。
④薪资=实力证明
金融业月薪≥6000新币,其他行业≥5600新币
6000新币以上,可带配偶和小孩。
12000新币以上,父母也能长期居留。
⑤拖家带口更吃香
全家一起申请PR,有助于提升成功率。
有娃家庭特别加分,新加坡急需优质新生代。
⑥居住时长≈诚意指数
最好是拿EP后,住满2年再申请PR。多参与社区活动,增加你与新加坡的融入度。
⑦双语王者优势大
新加坡偏爱中英流利的优秀人才,会方言(闽南/粤语)更受青睐。
⑧爱心值拉满才够格
定期做义工/捐款,社区服务/环保项目/教育捐助。
*我们根据这8个条件,整理了一份便于记忆的口诀:
年轻有为高学历,黄金行业拿高薪;
拖家带口住得久,双语慈善全配齐!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三、EP转PR要准备哪些资料?
1、EP转PR的准备资料
根据新加坡ICA公布的信息,EP持有人申请PR,需要准备:
①个人方面
个人照片;
护照/旅行证件;
出生证/户口簿;
收养文件;
结婚证;
分居协议书;
改名字证明、宗教证明;
②家庭方面
离婚证书,包括《临时判决转为最终判决证书》;
配偶/子女的死亡证明(仅适用于未在新加坡登记的死亡);
前配偶的同意书;
前婚姻子女的监护文件。
③教育方面
学历证书和成绩单;
技能证书/专业执照;
会员证书。
③工作方面
当前雇主的聘用信,日期不超过您在线申请之日前的3个月,说明职业、就业日期、每月基本工资和总工资。
最近6个月的工资单;
最近3年的所得税评估/收据(仅适用于在海外工作的人)
*对于自雇人士:最新的ACRA商业注册证书,最近3年的资产负债表,最近3年的损益表。
④对于年迈的父母申请
出生证/户口簿(仅适用于未在新加坡登记的出生);
最近的所得税评估/收据(仅适用于在海外工作的人);
最近的所得税评估/收据(仅适用于在海外工作的人)。
注意:EP转PR需综合实力与规划,详情联系客户经理,为您评估,并制定PR规划方案。
图/来源于ICA
2、新加坡公民申请资料简化
新加坡ICA对公民申请材料进行简化处理,以吸引更多人才留下来:
在此之前,成人、孩子和父母的申请材料是分开列出的,现在ICA把这些清单整合成了一篇,申请人只需要看一份清单,就能清楚知道自己需要准备哪些文件。
对于非新加坡籍的申请人来说,ICA取消了对身份证(Foreign Identity Card)的材料要求,申请流程又少了一步麻烦。
过去,配偶和担保者需要准备一大堆文件,搞得大家头大。现在,ICA简化了这部分要求,减少了繁琐的文件准备,让整个申请过程更加顺畅。无论是结婚证、分居证明,还是更名证明,现在都只需要按需提供。
注意:所有非英文文件都需要翻译和公证,请随时关注ICA最新动态,以确保材料无误。
图/来源于ICA
3、如何查询PR/公民申请进度
去年,ICA宣布:
自2024年6月26日起,新加坡PR申请的审批时间迎来了历史性的缩短。在资料齐全的前提下,大部分申请的case将在6个月内完成审批,相较于以往可能长达12~15个月的等待期,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如果你已经递交申请,想了解最新进度,可以在ICA查询。
此外,我们还发现,有人在网上记录了他们的申请过程,你可以在sgprapp线上查看,别人的申请过程,从他们所用的耗时,作为参考。
图/来源于sgprapp,仅供参考
关于新加坡EP和PR申请及续签,你还想了解什么?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新加坡《2024年人口简报》,ICA,MOM,ACRA,联合早报等,综合整理,转载须注明出处,侵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