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顿炸鸡引爆资本市场,一桩地产交易重燃市场信心,一场转型宣告雄心,在2025年10月,三位科技巨人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揭示了未来的生存法则。
2025年10月,全球科技界的聚光灯同时照亮了东亚。英伟达黄仁勋、阿里巴巴马云、三星电子李在镕,这三位掌舵者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以令人瞩目的新动作,为后“口罩”时代的全球科技竞争写下了新的注脚。
他们的行动,看似各异,实则共同指向一个主题: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通过强化核心联盟、夯实实体根基与押注未来技术,构建新的竞争壁垒。

黄仁勋的炸鸡局:
一顿饭拉涨30%股价,
背后是5000亿美元的AI野心
10月30日,首尔一个清凉的夜晚,英伟达CEO黄仁勋标志性的黑色皮衣出现在一家名为Kkanbu Chicken的炸鸡店。
与他共饮啤酒、交谈甚欢的,是韩国两大产业巨头的掌舵人: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和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

图源:联合早报,侵删
这顿看似轻松的“炸鸡啤酒”聚餐,瞬间展现了黄仁勋惊人的“迷因效应”。次日,韩国股市与炸鸡相关的概念股应声暴涨:
校村餐饮股价一度飙升20%;
家禽加工商Cherrybro股价触及30%的涨停板,成交量达平日200倍;
甚至连供应炸鸡机器人的纽禄美卡公司股价也涨超17%。
然而,这顿炸鸡宴的真正核心,远非资本市场短暂的狂欢。黄仁勋精心选择的“Kkanbu”(韩语意为“密友”),象征着他希望与三星、现代结成坚实的“AI刚布联盟”。席间,他赠予两位会长印有英伟达DGX字样的AI电脑礼盒,并附上亲笔卡片:“致我们的合作和世界的未来!”

图源:财联社
在餐厅外,黄仁勋向媒体透露了会谈的实质内容:深化HBM存储、完全自动驾驶体系、人形机器人的合作,以及探讨芯片代工前景。
这一切,都服务于一个更宏大的目标,他在不久前的GTC技术大会上宣布,Blackwell和Rubin等AI芯片,或能在今明两年带来超5000亿美元的收入。
信号释放:
黄仁勋的韩国之行表明,AI竞争已进入“生态圈”对决阶段。
英伟达不再满足于仅做供应商,而是要通过与顶尖制造(三星)和应用巨头(现代)的深度绑定,构筑一个无人能敌的AI帝国。

图源:联合早报,侵删

马云阿里集团的定心丸:
72亿港元购入香港总部,
传递市场信心
就在黄仁勋搅动韩国资本市场的同月早些时候,10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集团联合宣布,以72亿港元的总价,购置香港铜锣湾港岛壹号中心多层商业写字楼,作为两家企业在香港的总部。

图源:阿里巴巴,蚂蚁集团,新浪财经,侵删
这笔交易是自2021年以来香港最大宗的写字楼成交案,涉及总楼面面积约30.16万平方英尺,平均每平方英尺价格约2.39万港元。
与港交所此前以每平方英尺约4.3万港元购入中环交易广场相比,阿里此番购地显得精明而务实。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在公告中直言,此举“充分体现集团对香港经济和营商环境的信心”。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也表示,将以此为基础,“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壮大本地团队”,支撑全球化战略。

图源:新浪财经
这一决策的背景是香港甲级写字楼市场历经数年低迷后初现回暖迹象。专业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香港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转正,但整体空置率仍达17.2%。
阿里此时“抄底”,不仅成本优化,更是一次强有力的信心宣示。加之此前小红书、字节跳动等内地科技公司也已落户铜锣湾,一个由科技企业驱动的新商圈正在形成。
信号释放:
在经历了早期的业务分拆、架构调整后,阿里巴巴正通过夯实实体资产来宣告其国际化的决心与定力。
这72亿港元购买的不仅是一栋楼,更是对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未来投下的信任票,标志着中国科技巨头从规模扩张转向深度扎根的战略转变。

图源:网络,侵删

三星李在镕的豪赌:
全面转型AI驱动,
争夺HBM技术制高点
虽然未在10月登上社会新闻头条,但作为黄仁勋密会的关键一方,三星电子在当月其成立56周年的活动上,正式宣告了全面向“AI驱动型企业”转型的战略决心。

图源:财联社,侵删
这一转型的核心,正是与英伟达合作的深化。
双方计划创建新的“AI Megafactory”,部署超过5万个英伟达GPU,将AI嵌入三星整个制造流程。而合作的重中之重,是共同开发下一代HBM4高带宽内存,其处理速度有望达到惊人的11Gbps,远超当前8Gbps的行业标准。

图源:网络,侵删
李在镕深知,在AI时代,高带宽内存(HBM)已成为与AI芯片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谁能掌握更先进、更高效的HBM技术,谁就能在AI算力竞赛中占据主动。
通过与英伟达的结盟,三星不仅稳固了其存储芯片的龙头地位,更试图在芯片代工领域与台积电展开更激烈的竞争。
信号释放:
三星的动向表明,传统硬件巨头若不想在AI时代被边缘化,就必须将AI深度融入血脉。
与英伟达的联盟,是三星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关键落子,一场围绕AI算力底层技术的“合纵连横”正在上演。

图源:网络,侵删

三大信号:
洞察未来五年,
全球科技竞争新规则
黄仁勋、马云、李在镕在10月的动作,交织出一幅清晰的未来图景,释放出三大不可忽视的战略信号。
信号一:技术“联盟化”取代“单打独斗”
黄仁勋与李在镕的炸鸡联盟,是“AI+制造+应用”的完美组合。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公司对公司,而是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企业必须找到自己在未来生态中的核心价值点,并主动构建或融入强大的联盟网络。
信号二:战略“实体化”支撑“虚拟增长”
马云阿里集团72亿港元的购楼决策,标志着科技企业从追求纯粹的虚拟经济扩张,转向虚拟与实体资产的并重与耦合。在 geopolitical 与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坚实的实体资产是应对风险、彰显信心的压舱石。
信号三:资本“迷因化”与“价值化”并存
黄仁勋一顿饭拉涨30%股价的现象,揭示了社交媒体时代“迷因投资”的短期影响力。
但与此同时,阿里的大额资产购置和英伟达的5000亿美元技术投入,则代表了基于长期价值的资本配置。这两种力量将并行不悖,考验着市场参与者的智慧。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侵删
结语:
科技巨头的这三步棋,已然落子。黄仁勋用一顿炸鸡构建了他的AI友谊圈,马云用72亿港元为香港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李在镕则带领三星这艘巨轮全面转向AI驱动的深海。
他们的行动共同告诉我们:未来的商业世界,独行者速,众行者远。唯有将前沿技术、实体根基与战略联盟深度融合,才能在波澜壮阔的全球竞争中,行稳致远。
*参考资料来源于:财联社,潇湘晨报,新浪财经,联合早报,每日经济新闻, 阿里巴巴,蚂蚁集团,综合新闻报道整理,转载须注明出处,侵删联系。
…
👇加V进入新加坡最大出海社群👇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