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药vs中成药:在新加坡注册公司开中药店,你必须搞懂的5个关键

对于希望进入新加坡市场的中成药企业而言,清晰严谨的法规路径是成功的基石。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对中成药有着明确且日益严格的监管体系。

任何企业若想顺利准入并长期经营,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化的合规流程。本文将为您梳理出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完整实践路线图。

一、定义与分类:

从“药材”到“成药”的新加坡标准

在新加坡,所有涉及药用植物或传统中医药概念的产品,都必须遵守卫生科学局(Health Sciences Authority,简称HSA)的监管要求。
但在正式注册或进口前,企业首先要厘清一个关键概念:你手中的产品到底是纯中药还是中成药

1. 纯中药(Chinese Herbal Materials

纯中药指的是未经配方加工的单味天然药材,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矿物。例如当归、枸杞、川芎、灵芝、鹿茸等。
这些药材可以以切片、粉末或干燥形态存在,但不得加入任何非天然成分。

HSA要求此类药材必须来自安全来源,并符合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限量标准
若药材以散装或原料形式进口,一般属于中药材(Chinese Proprietary Medicines 原料类别)下的豁免注册项目,但进口商需备案、检测并保存检验记录

图源:unsplash网,示意图

2. 中成药(Chinese Proprietary Medicines,简称CPM

中成药是经传统方剂或中医理论制备,可口服、外用或熏蒸等方式服用的制成品。
常见形态包括片剂、胶囊、膏剂、散剂、液体制剂、丸剂等

例如:感冒清热颗粒、六味地黄丸、金嗓子喉片等。
只要产品含有两种或以上药材混合提取,或经过工艺制备与包装,就不再属于纯中药范畴,而进入HSACPM监管框架

小贴士:
在新加坡,天然不等于无监管
即使是传统药方或进口中成药,只要用于销售、广告或公众消费,均须符合HSA的安全标准与标签规定。

图源:unsplash网,示意图

二、法律监管体系:

CPM框架与中药材管制要求

新加坡的传统药品监管由《Health Products (Traditional Medicines, Homeopathic Medicines and Medicated Oils) Regulations》及相关HSA指引共同组成。
其中,最核心的监管路径分为两条:

纯中药(Herbal Material Track);

中成药(CPM Registration Track)。

1. 纯中药监管基础

纯中药通常被视为低风险传统药材,但仍受《Poisons Act》《Sale of Drugs Act》及HSA的监测约束。

进口商需:

①向HSA申报进口来源与数量;

②提交检测报告(重金属、农药残留、细菌总数等);

③确保包装与标签不带治疗或功效宣传

若药材被检测出重金属超标(如铅、汞、砷、镉)或含有非法药物成分(如西药成分),HSA可直接禁止销售并追责。

图源:HSA,示意图

2. 中成药监管体系(CPM

HSA2019年起全面强化对中成药的注册与上市管控,主要通过CPM Notification SchemeManufacturing Standards Framework两层制度实现:

CPM Notification Scheme要求每一款产品都须进行电子申报,提供配方、成分比例、生产地、质量检测及产品标签等信息。

GMP要求生产企业须符合HSA认可的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无论是中国生产厂还是新加坡本地包装商。

此外,HSA会定期抽检市售中成药,对掺入西药成分或虚假标示的产品实施严惩。

图源:unsplash网,示意图

三、注册流程与文件要求:

从申报到批准

对于想在新加坡销售的企业来说,理解注册流程是合规的第一步。
以下为纯中药中成药(CPM两类产品在注册环节的主要区别与要点:

1. 纯中药的申报路径

纯中药(Herbal Material无需逐一注册,但进口商或经销商须:

在进口前通过TradeNet系统提交申请;

附上HSA认可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重金属、微生物、农残);

确保包装上只标注药材名称、原产地、净重,不得含治疗功效描述;

保存所有批次检测记录至少2

若药材用于再加工、配方生产或转售成中成药,则需进入CPM通道重新申报。

图源:HSA,示意图

2. 中成药(CPM)的注册流程

根据HSA的官方《CPM Product Listing Guidance》,所有中成药需完成以下五步:

第一步:分类确认
确认产品是否符合“Chinese Proprietary Medicine”的定义:

含两种或以上药材成分;

依据传统中医理论制备;

无西药、毒药或控制药物成分。

第二步:安全与质量检测
提交HSA认可实验室的检测报告,覆盖:

重金属与砷含量;

微生物限值;

农药残留;

含量分析(必要时)。

第三步:电子申报与文件上传
通过HSA’s PRISM系统上传:

成分清单与剂量;

制造厂信息(含GMP认证文件);

标签样稿(中文及英文);

产品照片与包装信息。

第四步:HSA审查与抽检
HSA
将进行合规性核对,必要时抽样检测或要求补充资料。
一般审查时间为4–8

第五步:批准与备案号发放
通过审查后,产品将获得HSA备案编号(CPMxxxx),方可合法进口与销售。

小贴士:
若产品含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乌头碱(Aconitine)等高风险成分,HSA会直接拒绝注册。

图源:HSA,示意图

四、安全检测与标签规范:

HSA最严格的标准

新加坡的药品安全标准堪称亚洲最严。
无论是进口散装药材,还是制成的中成药产品,都需通过HSA认可实验室的检测。

1. 检测标准

HSA要求中成药与中药材符合以下限值:

≤10 ppm

≤5 ppm

≤0.5 ppm

≤0.3 ppm

农药残留(单项) ≤ 0.1 mg/kg

细菌总数 ≤ 10 CFU/g

若检测不合格,将被直接退运或销毁。

图源:HSA,示意图

2. 标签与包装规范

标签是HSA监管的重点之一。
企业需确保所有包装与广告资料不得暗示治疗疾病,并包含以下项目:

产品名称(中英文);

成分清单;

服用方法与用量;

制造商及进口商名称、地址;

批号与生产日期、有效期;

本品为传统药品,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意见提示语。

HSA定期对市场产品进行抽查,若发现标签夸大功效或存在误导,轻则勒令下架,重则吊销注册并罚款。

五、市场流通与合规责任:

谁要承担什么?

产品注册完成只是开始,HSA上市后的监管(Post-Market Surveillance同样严格。

1. 进口商与持证人的责任

根据HSA规定:

进口商负责确保产品批次检测、仓储条件与运输安全;

持证人(Product Owner)负责监督产品持续符合标准,并在发现不良反应时主动上报(Adverse Event Reporting

如发现产品含非法西药或未申报成分,HSA有权暂停其销售许可并进行刑事调查。

图源:HSA,示意图

2. 不良事件与召回机制

若消费者服用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企业必须在15天内HSA报告。
HSA
将依据风险级别发出:

Level 1召回:立即下架并公告;

Level 2召回:通知经销商与医疗机构;

Level 3召回:仅要求停止批次销售。

3. 进口与广告的限制

HSA严禁未经许可的药品广告。
任何涉及疾病治疗、治愈率、药效等字样的广告,均需事先获得批准。
例如降糖神药”“3天见效等字样,都会被视为违法宣传。

图源:unsplash网,示意图

结语:

在新加坡,中医药并未被排斥,而是以科学化、标准化、透明化的方式纳入监管体系。
纯中药与中成药在HSA的制度下,既传承传统药理,又必须遵循现代药品的安全逻辑。

对于企业来说,理解合规体系就是进入市场的第一张门票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套严格制度,则是保护健康与信任的基石。

总之,想在新加坡销售中药产品?先分清是纯中药还是中成药,再按照HSA的路线图,安全、透明、合法地进入市场。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新加坡TCMPB ACRAHASURAHDBSCDFGoBusiness,联合早报,综合新闻报道整理,转载须注明出处,侵删联系。


👇加V进入新加坡最大出海社群👇

往期推荐

新加坡公司租房实录:签3年却想2年退,赔多少?实缴资本能不能护你?
火锅出海记:海底捞如何征服东南亚?新加坡餐饮牌照申请开店攻略
媒体证实宗馥莉辞职,宗泽后表态!或凭娃小宗逆天改命?新加坡商标注册攻略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