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央视新闻、财联社、凤凰网综合报道:
当地时间10月21日,在日本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获得125票,在投票中胜出,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也是日本历史上首位女首相。
高市早苗现年64岁,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提高防卫开支。按计划,高市早苗将在21日立即组建内阁,并在经过日本天皇的首相任命仪式和阁僚认证仪式后,启动自民党和维新会的执政联盟。
当天稍早前,在日本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第一轮投票中,高市早苗获得237票(众议院共465个议席),超过半数票获胜。

一、日本迎来首位女首相:
高市早苗上任,日本社会的“破局时刻”
2025年10月,日本政坛迎来历史性一刻。自民党前政调会长高市早苗在党内选举中胜出,正式出任日本第102任首相。
这不仅是日本建国以来首次由女性担任国家最高行政长官,也被认为是日本社会结构与政治文化的一次“破局时刻”。

图源:央视新闻,侵删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高市早苗在第二轮投票中以较大优势击败对手岸田文雄阵营代表。她的胜出并非偶然,而是日本政治、经济与社会多重结构转型的结果。
出生于奈良县的高市早苗,曾任总务大臣、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是日本政坛少数长期聚焦“科技安全”与“经济振兴”议题的女性政治家。她早年毕业于神户大学经济学系,曾在广播界担任主持人,以犀利风格著称。进入政坛后,她主张强化日本的技术自主、数字产业竞争力,并关注地方经济再生与人口平衡。
在就职演说中,高市早苗特别提出3项重点:
①推动日本经济结构转型,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②促进社会包容,包括女性、年轻人和外籍人才在内的多元参与;
③优化营商环境,为创业与投资创造公平土壤。
她强调:“日本必须成为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创造未来的社会:无论性别、年龄还是国籍。”
这番表态被媒体普遍解读为,日本将迎来一场以“开放与包容”为核心的经济社会改革。
1. 日本首位女性首相的象征意义
高市早苗的上任,被视为日本社会性别结构转变的重要象征。
根据日本内阁府统计,女性在管理层的比例长期低于15%,在大型企业董事会中占比不足10%。而在政治领域,女性国会议员比例也仅约10%,远低于欧美国家。
因此,当高市早苗成为首相,这不仅是政治人物的更迭,更是社会心理的一次震荡。
在日本民间社交平台上,“#日本首位女性首相#”一度成为热搜话题。多数民众认为,她的上任代表“新时代日本的开始”,尤其在女性职场平权、创业机会、教育与家庭平衡方面,可能会带来更现实的政策支持。
东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松田清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这不仅仅是一位女性首相的诞生,而是社会价值观的调整。
日本过去几十年追求的是经济增长的稳定,现在更重要的是社会活力的重建。”

图源:路透社
2. 经济战略的延伸:从科技到创业
与以往日本首相多聚焦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不同,高市早苗的施政纲领更注重“结构性动力”——特别是创业、创新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她提出要通过“地方创生×数字创新”的模式,让地方官方与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二引擎。
在政策细节中,她明确提出:
强化创业支援政策,特别是女性与外籍创业者;
优化签证体系,吸引技术型、管理型国际人才;
改革税制,为初创企业提供减免与融资便利。
这意味着,日本正从“补贴式经济”转向“创业驱动经济”,而“经营管理签证”等制度的调整,将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工具。
3. 社会氛围的转变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日本社会正在重新定义“领导力”的性别边界与经济活力来源。
过去十年,日本在全球创业指数中排名始终落后,外籍企业家比例低、女性创业率不足,被认为是经济创新的结构性短板。
而如今,首位女性首相上任,再叠加政策层面“创业、包容、开放”的三重导向,正构成一个新的社会信号:
“创业不再是少数人的冒险,而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从民意层面看,日本年轻人对创业与自雇的接受度显著提高。
2024年调查显示,近半数20至40岁受访者认为“独立经营”是理想职业路径之一,而在十年前,这一比例仅有15%。
可以说,高市早苗的上任不仅代表女性政治地位的提升,更开启了日本经济文化的一次集体转向——从“安定”走向“活力”,从“闭环”走向“开放”。

图源:路透社

二、日本政策结构的转向:
从“女性包容”到“创业创新”
高市早苗的上任不仅是政治符号,更直接影响日本经济与社会政策的实际操作。在少子化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日本开始从传统补贴型经济,转向以创业、创新和国际人才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政策调整的核心之一,是对创业环境和外籍经营管理签证的优化和规范。
近年来,日本通过“经营管理签证”吸引外籍投资者和创业人才,为其提供在日本设立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合法身份。
早在1994年,日本便推出了经营投资签证,2015年改为经营管理签证。这一政策在过去十年间持续受欢迎,尤其在中国投资者中热度极高。凭借相对低门槛和便捷的落地路径,许多创业者通过该签证在日本开设公司、开办民宿或咖啡店,实现家庭移居和职业重启。
高市内阁提出的政策方针,与经营管理签证的方向高度契合:通过优化行政流程、强化创业支持、注重社会包容,鼓励有真实经营能力的外籍人才进入日本市场。这既体现了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也回应了国内企业家对创业环境的期待。
同时,日本社会对于女性创业者的支持正在加码。政策上不仅在融资、创业培训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也鼓励企业采用多元化团队结构。
对于男女创业者而言,无论是本地还是外籍,创业环境的改善和政策的透明度提升都带来更多机会。可以预见,经营管理签证不仅是外籍投资者获取合法身份的工具,也成为日本推动创新创业、吸纳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制度支撑。

图源:路透社

三、经营管理签证新规落地:
从“25万人民币时代”到高门槛筛选
2025年10月,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正式公布经营管理签证新规,将申请注册资本由500万日元提升至3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0万),并增加对雇佣日本籍或永驻员工、语言能力和经营经验的要求。
新政自10月16日正式生效,标志着过去低门槛移民创业时代的终结。

图源:网络,侵删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持有经营管理签证的外国人已超过4.1万人,其中大部分是中国投资者。过去“只需25万人民币就能开公司全家定居”的模式,被新政彻底改变。
新规要求申请人提供至少3年相关管理经验或硕士以上学历,并雇佣一名常勤日本员工,同时具备N2及以上日语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新政策的目标明确:筛选出真正有经营能力的创业者,减少挂靠地址和“空壳公司”的泛滥。日本律师森胁章表示,政策收紧是为了提升创业质量,确保外籍人才对日本经济产生实际贡献,而非单纯追求身份和签证便利。
对于广大潜在创业者而言,新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短期内大量观望和撤退行为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具备真实经营能力、资金和语言条件的投资者,将在更优质、更规范的环境中开展业务,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空间。



图源: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

四、创业者的选择与生活实录
新政落地前后,创业者反应各异。部分投资者选择提前登陆日本,争取赶在新规生效前申请;
另一些投资者则选择放弃原本的创业计划,转向打工或其他签证类型。例如,怀孕四个月的小婉决定放弃已筹备一年半的项目回国,而建筑行业出身的赵先生则提前登陆日本,准备以新的经营规划应对政策调整。咖啡店创业者魏先生则选择放弃企业家路线,转而寻求长期就业。
实际生活中,创业者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政策,还有日常运营与社会融入。以民宿业为例,投资者戴家山虽在大阪购买多套房产经营民宿,但管理成本、垃圾处理、语言障碍等问题接踵而至;
王先生因无法承担雇佣常勤员工成本,面临签证续签风险。现实显示,即便具备资金和计划,创业者仍需应对制度、运营、语言及文化等多重挑战。
另一方面,也有少数创业者顺利落地,例如周恬在东京创业开画廊,个人经历顺利适应新政要求,显示出政策调整后,真正具备经营能力和规划的创业者仍有发展空间。
整体而言,新规推动了日本外籍创业者市场的“大浪淘沙”,有效筛除非真实经营者,优化行业结构。


图源: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

五、政策调整下的未来趋势与建议
日本经营管理签证的新规,以及高市早苗上任后强调的创业与包容政策,折射出日本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经济创新瓶颈时的新思路。政策收紧的直接效果是提升创业门槛,筛选优质外籍人才;长期来看,则可能推动日本企业与外籍投资者形成更紧密的生态协作。
对此,专注身份规划的专业人士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对于计划通过经营管理签证创业的投资者,应提前规划资金、雇佣及语言能力,确保符合新规要求;
对于尚未登陆的潜在创业者,应关注政策细化与过渡期安排,合理评估风险;
对于已经在日经营者,应加强经营实绩、财务透明度与员工培训,确保续签顺利。
同时,新政策也凸显了日本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演进趋势:
女性领导力提升、创业环境优化、国际人才政策透明化。无论男女、外籍还是本地投资者,都将面临一个更加规范、竞争但机会更优质的创业市场。
可以预见,未来5年,经营管理签证市场将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而这与日本首位女首相提出的“全世代共奋进”战略高度契合,真正具备能力的人才,将在日本获得更稳健的发展土壤。

图源:日本PERSOL
结语:
高市早苗的就任,不只是历史性政治事件,更标志着日本在性别平权、社会包容与经济创新上的制度性转向。与此同时,经营管理签证新规落地,为外籍创业者设置了更高门槛,也创造了更高质量的市场环境。
在政策引导与社会文化双重作用下,日本创业生态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真正具备经营能力、勇于创新的创业者,将在这个东方经济大国中找到新的机会与舞台。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中国央视新闻,财联社,凤凰网,21世纪经济报道,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规定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日本PERSOL,路透社,综合新闻报道整理,转载须注明出处,侵删联系。
…
👇加V进入新加坡最大出海社群👇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