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锡出手!24亿新元收购中国安能物流,从巨额并购看中国企业新加坡布局潮|物流牌照申请

据报道,1028日,一桩重磅交易震动了亚洲物流与资本市场。
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Temasek)联合大钲资本(Centurium Capital)和淡明资本(True Light Capital)组成的财团,正式向中国物流巨头安能物流集团(ANE)提出收购要约,收购总额高达143亿港元(约24亿新元)

若交易顺利完成,安能将从香港联交所退市并私有化。作为中国零担快运市场的头部企业之一,这一收购案标志着,新加坡资本正加速布局中国物流核心资产,也映射出中资企业在新加坡的另一条发展路径。

一、淡马锡领衔:

押注中国供应链核心资产

根据公告,这项收购以每股12.18港元现金进行,较安能1024日收盘价(9.40港元)溢价近30%,创下公司自202111月以来的高点。
目前,大钲资本持有安能24.3%的股权,而淡马锡与淡明资本此前尚未持股。此次三方联合提出收购方案,显示出强烈的长期信号。

安能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零担快运网络之一。2021年在香港上市后,公司凭借遍布全国的中转枢纽与数字化物流系统,成为国内供应链的重要环节。
然而,疫情、经济下行与竞争加剧,使公司股价持续承压。公告中指出,安能虽然保持盈利能力,但股票流动性偏低,市场估值偏离企业基本面。

淡马锡等机构的入场,意味着国际资本正重新审视中国物流产业的长期价值。在制造业回流供应链重塑趋势下,掌握干线运输与仓配网络的企业,正成为亚洲资本追逐的新焦点。

图源:联合早报

二、新加坡资本的意图:

从投资中国到融入区域物流

淡马锡一向擅长布局长期结构性资产。从港口、能源到科技和医疗,它的投资逻辑清晰,瞄准有韧性、可持续、具备全球延展性的行业。
此次出手安能,正是这一逻辑的延伸。

首先,物流是全球供应链的神经系统。随着中国跨境电商、制造业升级与RCEP落地,区域物流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
其次,新加坡正积极打造亚洲供应链指挥中心。淡马锡的投资既能连接中国内陆制造网络,也可与新加坡港口、樟宜航空货运枢纽形成战略协同。

换言之,淡马锡的这笔24亿新元投资,不只是单纯的资本并购,更是一次产业布局,将新加坡打造成连接中国制造与东盟消费市场的中转枢纽

图源:联合早报,示意图

三、中国物流企业在新加坡设点:

为什么此时此地最合适?

淡马锡收购安能的背后,也让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重新关注新加坡的战略价值。
对中国物流企业而言,新加坡不仅是投资者的舞台,更是建立国际总部与拓展东盟市场的理想起点

1. 注册公司:程序高效,结构灵活

在新加坡注册公司流程极快,通常1-2天即可完成。
企业只需准备:

公司名称(须提前核准);

至少一名董事(可为外籍,但需指定一名新加坡本地董事);

注册资本(无最低限制,通常1新元即可);

注册地址(可由秘书服务公司提供)。

建议中国物流企业设立Private Limited Company(私人有限公司),可实现多股东架构并符合国际投资标准。

2. 银行开户:传统银行+数字金融平台双轨并行

物流公司对跨境资金流转要求高。
新加坡本地银行如DBSOCBCUOB,账户安全合规,适合贸易量大、需信用证支持的企业;
而数字银行如AspireAirwallexWise Business则开户便捷、成本低、支持多币种结算,更适合初期进入的企业。

3. 物流牌照与合规要求

根据业务范围不同,企业需申请相应牌照:

Freight Forwarder License(货运代理牌照):适用于空运、海运代理业务;

Warehouse License(仓储执照):涉及自营或租赁仓库的企业;

Customs Registration(海关注册号):进出口与清关业务必需。

若涉及危险品、药品或食品运输,还需额外申请NEAHSA特别许可。

4. 招聘员工与工作准证

新加坡物流行业对外籍员工持开放态度,但要求合规:

Employment PassEP):适用于高管、运营总监等;

S Pass:适用于技术与中层岗位;

Work Permit:仓库、运输等基层岗位。

企业应遵守最低薪资标准与本地雇佣比例要求,确保运营顺利。

图源:安能物流

四、从被投资走出去

新加坡的战略支点作用

安能物流被收购,背后是双向资本与产业流动的缩影。
一方面,新加坡资本通过淡马锡进入中国核心行业;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在新加坡设立海外控股公司、区域总部或物流节点。

这种双向奔赴,让新加坡成为区域产业链的新中心。
其低税制(17%企业税)、稳定的金融体系、以及与中国的税务协定,为企业提供了稳固的政策环境。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拥有连接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航运与陆地网络,是企业东南亚扩张的天然桥梁。

图源:安能物流

结语:新加坡,中国企业的新物流坐标

从淡马锡24亿新元收购安能物流,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公司,这一连串事件传递出同一个信号:
物流的未来,不仅在中国,更在东盟;资本的方向,不止于投资,更是布局。

对于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企业而言,新加坡正从投资中心变成产业中枢
这里有全球信任的金融制度,也有链接东南亚的交通网络;有资本的加持,更有政策的支持。

安能的故事,或许只是开始。
未来,更多中国企业将在新加坡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在资本、产业与国际化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坐标。

*参考资料来源于新加坡TemasekSGXCenturium CapitalTrue Light Capital,联合早报,海峡时报,中国ANEHK Stock Exchange,综合新闻报道整理,转载须注明出处,侵删联系。


👇加V进入新加坡最大出海社群👇

往期推荐

微信、支付宝绑定境外银行卡?简单几步搞定,新加坡回国消费无忧!我就说上网能学东西
200家企业排队上市!财政司长陈茂波:香港IPO热潮重燃,资金与信心回流
从罗永浩的十字路看黑五:名创优品、泡泡玛特与TikTok的跨境电商全球竞争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